首页 > 益武新闻 NEWS > 茶委会2025首会: 聚智赋能,多维度创新驱动茶文旅融合发展
茶委会2025首会: 聚智赋能,多维度创新驱动茶文旅融合发展

作 者:广州益武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2025-02-25 15:03

220日,中国群众文化学会茶文化国际交流委员会2025年度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广州市文化馆召开。会议围绕年度重点工作与规划项目进行了全面部署,为推动构建茶文旅生态圈、打造具有当代性和国际性的城市IP、促进海丝茶路文化传承与发展夯实了发展路径,为助力茶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实现创新与突破,迈出了全新的一步。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管一级调研员陈宏、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公共服务处处长李怀恩、广州市文化馆馆长董敏、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操君喜、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刘少群、广州茶文化促进会会长黄波、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江冰、广州普洱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冼兆芬、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朱钢、广州益武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广韬、广州市瑞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连俊江、广州春光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小勤、江门新会润元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江山、广州翁暖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翁惠璇、深圳市喜悦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吴育金等出席会议。


会议由中国群众文化学会茶文化国际交流委员会秘书长黄波主持,他首先汇报了茶委会近期走访调研的工作成果和年度工作筹备情况,并简要介绍了各项会议议程。


广州市文化馆馆长董敏首先介绍2025年“茶味中国”全民茶生活行动计划。她指出,该计划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和茶文化转型升级为主线,以“茶味中国全民茶生活行动”为载体,规划4-11月期间实施十大重点工程,充分发挥广州市公共文化设施的优势,广泛应用数字化技术助力茶文化推广与产业发展,整合各方资源,目的是实现提升市民的茶文化素养与参与度,推动茶文化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推动茶产业及相关配套产业协同发展,初步构建具有广州特色的茶文化产业生态圈与价值链的目标。

茶文旅创新创意中心策划人郑松涛、中国群众文化学会茶委会副秘书长卜乐分别对茶文旅创新创意中心项目策划案进行阐述。他们提出“茶文化让世界爱上中国”的理念和广式早茶IP孵化计划,拟通过特色餐饮文化辐射带动茶旅融合强调聚焦广式早茶这一特色,实现单点突破,进而带动茶文旅产业发展,探索打造茶文旅城市IP的新路径。同时他们还介绍了“广茶汇”和“广茶会”两大新概念,“广茶汇”联动IP、平台、标准、超市,期待打造中国茶文旅第一IP;“广茶会”通过一条主线、两个重点和三个传播,期望搭建链接多方的平台,统筹创作者、市民、政府、粤港澳青年、商家平台等资源,实现茶文化的国际传播、产业联动、智能赋能、湾区青年茶创孵化机制建立和城市品牌打造。

中国群众文化学会茶委会副秘书长连宗豪、海丝茶路文化研究中心策划人黄俊作海丝茶路文化研究中心项目策划案报告。连宗豪副秘书长首先汇报了海丝茶路文化研究中心自授牌后在学术研究、宣传报道、文化出海、资源链接、“海丝茶会”品牌活动等工作成果及未来规划。随后,黄俊委员分享了“海丝茶路·和文化2025系列活动”,指出在东方文化蓬勃发展的当下,中国茶文化应明确自身定位,以“茶和世界”为切入点,探寻走向世界的路径,强调“和”文化是核心,可围绕此从展览、茶会和课程方面开展工作,注重场景规划、人物展品、专栏专题和活动打造,融合多种元素展现中国文化,围绕茶文化核心开发系列课程,助力个人修养提升和企业发展。此外,他还提到要借助媒体等力量,做好内容传播,通过这些举措推动海丝茶文化传承与发展。

中国群众文化学会茶委会主任委员、广州益武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广韬作“茶味中国全民茶生活巡展策划案介绍。他指出,当前茶行业在面临结构性挑战的同时,亦迎来电影票房突围、政策扶持深化、文化消费升级等利好消息。巡展计划通过三大创新举措激活产业动能:一是延伸广州国际茶文化节时空维度,将原有时段拓展为贯穿全年的系列文化活动,重点打造521"国际茶日"全国联动项目;二是构建"三位一体"体验矩阵,设置文化展示、体验品鉴、讲座交流三大功能区域,系统呈现年份茶典藏、茶品牌矩阵、非遗制茶技艺等七大主题板块;三是推出"茶旅融合"示范工程,首发团将于521日启程,串联广州与茶产区形成样板线路。他强调,目前已开展场地挑选、线路打造及“茶味中国”茶文化巡展规划设计工作,诚邀茶企、文化机构及科研单位共建产业生态,共同维护健康的产业市场。


在自由发言环节,与会代表就茶文化发展提出多项建设性意见。漫物记创始人冯漫宇建议方案落地需建立专业对接团队,确保实施效果;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江冰建议制定明确的茶文化发展口号与三年行动计划;广东省普洱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冼兆芬指出活动应更接地气,避免空泛设想;逸品茶友会创始人杨研书提议明确委员职责分工,建立工作考核机制;不下山品牌创始人陈立山建议将花道文化与茶文化深度融合,打造广州特色茶美学IP;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操君喜强调科技赋能茶文化的重要性;《茶道新生活》创办人吴垠提出"产品+文化+场景"的融合发展模式,推动茶文化融入市民生活。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应通过系统规划和资源整合,推动茶文化创新发展。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公共服务处处长李怀恩作会议总结。他强调,当前茶行业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需抓住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机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应对茶行业所面临的产能过剩、内需不足等挑战。应借鉴当前国潮文化产品的成功案例,集中行业力量创造新消费场景,从跟随市场转向创造市场,推动茶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深度融合,推动茶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茶文旅的深切融合。李怀恩处长表示,未来将在文化空间、人力资源、平台建设、智力支撑等方面提供支持,整合全市多个公共文化空间资源,推动茶文化普及与宣传,推动茶文化进企业、进社区,并利用机场贵宾厅、高铁贵宾厅等对外窗口,展示茶文化产品,提升中国茶文化国际影响力。

本次会议为茶文化国际交流委员会2025年的工作落实指明了方向,凝聚了共识,提升了士气。与会各委员纷纷表示,新的一年里,将根据自身在委员会中的定位与职责,群策群力,共同推动茶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茶文化与产业的有机结合,推动中国茶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来源:中国群众文化学会茶文化国际交流委员会秘书处)